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朴永煥禪心話願景 人間佛教落「韓」開花

教育人文

字級

朴永煥禪心話願景 人間佛教落「韓」開花

【人間社記者 陳德啟 大樹報導】 2018-10-28
「唐代禪宗不立文字與宋代不離文字是否有衝突存在?」「人間佛教和韓國佛教有無共通點或思想差異?」南韓東國大學中文系教授朴永煥娓娓道出禪詩之美與台灣、韓國佛教的異同,並感念星雲大師重視教育對青年的影響力。

在第六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中,以流利中文發表「菩提心則忠義心──儒佛結合與台灣『人間佛教」論文。認為台灣人間佛教繼承和實踐「菩提心則忠義心也,名異而體同」,超越世間與出世間之區別。為了符合時代人間淨土的需求,不僅強調儒家大同思想,而且要求為人之道、道德規範、社會倫理等級關係,所以成為台灣佛教思想的主流。同時人間佛教也符合台灣文學界和文化界的文化尋根、回歸本土的熱潮,追求以儒佛結合為特徵。

發表完艱澀的論文,文學素養深厚的朴永煥誦念著蒐集研究的禪詩,並指出,蘇軾、王維、孟浩然、黃庭堅等人,留下的詩歌有著禪觀的底蘊,除了將悟道的心境化為文字,也把文人與僧人的對話撰寫成語錄,最有名的當推蘇軾與佛印禪師了,讓後人可以透過詩歌、語錄,隔著時空體會這些高僧大德的修持與生活,感受當時的交流時尚。

對宋代禪師頗有研究的朴永煥娓娓敘述禪宗從不立文字到不離文字的淵源,他談及,宋初汾陽善昭、石霜楚圓禪師開始,明顯傾向於不離文字,汾陽善昭禪師為了弟子們的開悟,運用韻文來解釋公案,由此而有了以「頌古」為核心的文字禪。一位異國人士竟對中國禪宗歷史瞭若指掌,不禁令人欽佩。

談完禪師對後代的影響與教育意義,朴永煥話鋒一轉,認為星雲大師強調教育與學習的重要性,尤其人格教育的重視更甚於知識的傳授、灌輸。大師重視教育層面讓他印象深刻,憶及在成功大學修讀碩士學位時,看到佛光山出版的佛學學術論文,既驚喜又感恩大師對佛學的注重。感慨地說,台灣治學態度令人讚嘆!許多佛學院熱衷舉辦學術講座,甚至推薦老師前往海外學習,以強化師資內涵。這樣的教育理念與成果值得韓國佛教界學習。

佛光山承襲臨濟宗法脈,韓國佛教也大都屬於臨濟宗。人間佛教重視文化教育、慈善關懷,但是韓國佛教仍以山林佛教的個人修持為主,所以更遑論學術研究、教育僧才與慈善關懷等面向的發展。他念茲在茲於韓國佛教未來的發展,希望能宣揚人間佛教的理念,讓青年學子早日接受佛學薰陶。

關於未來如何在韓國促進人間佛教發展,朴永煥滿懷期待與希望,道出台灣之旅讓他體會這裡的多元佛教文化,也感受人間佛教的發展盛況。他表示,東國大學在今年成立了中華文化研究所,預計明年在韓國將舉辦人間佛教學術研討會,讓當地學者藉由會議了解人間佛教的精神內涵,進而產生影響力,讓人間佛教在韓國開花結果。
12345678910第1 / 461頁
追蹤我們